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
发布时间:2021-01-08浏览数量:
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
2021-01-07来源: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:杨昕播报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,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的宣传普及,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环节,是意识形态建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当前,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宣传普及工作,必须积极因应时代发展、技术进步和现实要求,不断创新和发展理论宣传普及的方式方法。
第一,注重通俗化阐释。基层群众需要的理论应当是鲜活的、生动的、具体的,只有贴近实际、贴近生活、贴近群众,用通俗化的方式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才能使其真正深入人心、走进群众。一是聚焦内容,即坚持从大众的理论需求出发,紧密联系实际,把理论普及同生动、具体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,做到有的放矢、言之有物。二是活用语言,即善于用群众话语、时代话语、生活话语讲述、阐释理论,使抽象化的理论变得深入浅出、通俗易懂。三是紧贴现实,即直面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,找准理论与群众交互的共鸣点,激活理论与群众勾连的兴奋点,注重回应和解决群众的思想困惑与现实诉求。四是巧用案例,即善于用新鲜生动的材料、具体鲜活的案例说话,寓抽象于具象,以有形传无形,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,把通俗化、具象化和形象化结合起来。
第二,创新多样化传播。我们应当在有效运用传统的宣传普及方式方法基础上,密切关注信息化时代传播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,不断创新和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。为此,要努力做到“三个结合”:一是传统媒介与新兴技术相结合,要在充分发挥报纸、杂志、广播、电视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,高度重视微博、微信、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影响,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,建立全方位、数字化、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;二是经验传承与方式创新相结合,要在继续运用举行报告会、编写理论读物、开办宣传栏、树立先进典型等传统方法的同时,努力将理论宣传普及融入新闻出版、影视作品、文艺演出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,做到寓教于学、寓教于乐;三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,要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、进农村、进机关、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军营、进网络的过程中,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让他们亲身参与到理论传播普及中来。
第三,聚焦分众化普及。我们应当科学划分受众人群,按照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,采用层次化的队伍、多样化的方式,针对不同性质、不同领域的问题进行理论宣传普及。一是普及对象的分众化。要进一步细化细分受众人群,将党内受众分为党委(党组)中心组、处级以上领导干部、基层党支部书记、普通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、离退休老党员、流动党员等,将社会受众分为机关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、非公有制企业、高校、街道、乡镇、“两新组织”等,将特殊人群受众分为离退休人员、未成年人、农民工、流动人口等,针对这些不同受众群体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理论宣传普及。二是普及内容的分众化。对于领导干部,着重以全面、系统化的理论武装为主要内容;对于普通党员,着重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形势任务为主要内容;对于高校师生、青少年,着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、理想信念教育为主要内容;对于基层群众,应把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,尽力为群众答疑解惑;对于下岗职工、困难群体,着重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为主要内容,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。三是普及主体的分众化。要广泛吸纳政治素质好、理论水平高、表达能力强的党政领导干部、专家学者、基层骨干、优秀企业家、英雄模范人物以及离退休老干部、老工人、老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,展开基于不同主体、分为不同层次、聚焦不同领域、针对不同对象的理论宣传普及活动。
第四,推进对象化宣讲。我们应当分清宣讲对象,注重以对象化的方式呈现理论的价值和魅力。一是注重宣讲内容的对象化,群众关心什么就讲什么。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设计宣讲专题,开展“菜单式”“点播式”“互动式”“微课堂”等形式多样的宣讲,真正做到有的放矢、因人施讲。二是注重宣讲语言的对象化,着力讲好百姓话贴心话。要充分考虑和照顾基层群众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,努力把“普通话”翻译成“地方话”,变“文件语”为“家常话”,让政策理论宣讲既“上接天线”又“下接地气”。三是注重宣讲主体的对象化,让宣讲对象成为最好的宣传者。要坚持重心下移、触角延伸,把话筒、讲台、镜头留给群众,让普通群众投身到基层宣讲中,实现党的理论大众讲、大众听。
第五,构建互动性机制。我们应当把社会各方力量整合、汇聚起来,建立互动性机制,从而形成理论宣传普及的强大力量。一是健全上下衔接、多级联动的理论宣讲工作机制,努力形成整体合力。要健全由党委牵头负责、宣传部门统筹协调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大宣讲工作机制,加强各层级的宣讲阵地建设,努力形成多层次、网格化、立体式的理论宣讲格局。二是推进党政军民学之间的协同互动,最大限度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。要广泛吸收党政军民学等各阶层优秀人物、典型代表、先进分子,做到通力合作、互通有无、资源共享,努力形成协同效应。三是建立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,在交流碰撞中提高理论认识。要着力消弭理论普及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和鸿沟,用专家讲理论、干部讲政策、群众讲身边事的形式,促进专家、干部和群众之间形成有效互动。四是搭建机制化的互动平台,在共建共享中增进思想共识。要通过举办名家讲坛、知识竞赛、读书会、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,努力打造和形成一批有特色、接地气、受欢迎的理论宣传普及平台和品牌,并让群众广泛参与到其建设中来,在共建共享中提升理论水平、增进思想共识。
(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)